透過優化的學校資訊科技環境、學校的專業領導與能力,以及社區夥伴的支援,促進學生善用科技及資訊科技的能力,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解難、協作、計算思維的能力,加強創意、創新,甚至創業精神,並培育他們成為具操守的資訊科技使用者,以達致終身學習和全人發展。
胡靖雯老師、敖懿筠老師分享以不同電子平台為基礎的英文閱讀和寫作翻轉課堂,就該校學生的課堂成果評估其實際效用。為清晰描述本寫作課堂的前置作業、課堂活動及課後作業如何推動互動式學習和自主學習,講者將會示範不同教學平台,包括Nearpod、Kami和Padlet的功能及用法。
評估果效需要一點一滴累積。相比於傳統評估方式,電子評估更有利全面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當教師將成績分析報告中的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信息時,更有助分析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甚至歷屆學生的表現,從而作出相應課程計劃,並能滿足學習多樣性。李德聰助理副校長、 吳劍鋒老師分享他們多年來廣泛地在不同科目應用電子評估平台的經驗,和追蹤學生學習表現以及應用學習數據的心得。
翻轉課堂有助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創造力及協作能力。透過運用電子學習元素,學生能更有效表達及參與課堂。
胡靖雯老師展示如何於自主學習各階段運用不同的電子平台來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及檢視其進度。
課前預習 - 以GoodNotes設計圖像筆記及Edupuzzle發放短片,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透過於影片中增設問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及自我評估。
實時課堂 - 運用Kahoot!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並利用Padlet及Jamboard集思廣益。
實時課後跟進 - 使用Google Classroom發佈功課。教師利上網上工具分析學生學習情況,於面授課堂時,調節教學策略。
參與者能於此示範課中著手應用各種網上平台及工具,並以SAMR模型 (Puentedura, 2012)為本,將電子教學元素融入課堂設計。透過利用電子評估工具,教師能參考學生的學習數據,促進學習的評估,提升教學效能。網上協作平台亦能照顧學生的多樣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